本文目录一览:
- 1、象征是什么意思?
- 2、什么叫象征?象征与比喻有何区别?
- 3、象征是什么意思
- 4、什么叫象征?
- 5、什么是象征
象征是什么意思?
象征的含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二者的性质不同。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而象征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它是一种写作手法。
2,对象和用法不同。
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本体”和“借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而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喻体来表现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象征是以物来显示意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而是让读者自己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3,表达效果不同。
象征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而比喻的手法让人更加具体,形象深刻。
4,包含关系不同。
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5,象征通常是约定俗成的,而比喻不是。
象征是约定俗成的。例如:火炬象征光明,又可以象征意志和情绪的热烈、高涨与坚定。红色象征革命,又可象征喜庆。这些都为大家所公认。只有在写作上运用象征手法,才由作者特殊选定。如高尔基用海燕的形象来象征战斗的无产阶级;茅盾选用白杨树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众。而比喻,通常都是特定的,由说话或者写文章的人所特定使用的。
什么叫象征?象征与比喻有何区别?
1、象征含义: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来反映特定社会人们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2、区别:
(1)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2)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3)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扩展资料: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其中大类修辞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跳脱,转文。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辞手法
象征是什么意思
象征,英文为symbolize,有以下几种含义:
1、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
2、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5、迹象;特征。
艺术上或修辞手法上的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象征”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扩展资料:
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来反映特定社会人们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例句:
① 《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②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中国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③ 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④ 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⑤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象征(汉语词语)
什么叫象征?
象征含义: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手法,一般常见于散文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作品中。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构成不同。
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2、范围不同。
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
3、本体不同。
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
4、目的不同。
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5、手法不同。
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6、特点不同。
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什么是象征
象征指的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是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手法一般常见于散文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作品中。出自《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用法:一般作为动词使用。
示例:
1.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2.那四季长青的翠柏象征着坚贞的精神。
3.中国民间历来把鸳鸯当作恩爱夫妻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