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利用漏洞获利违法吗?
- 2、利用平台漏洞获利量刑标准
- 3、三方公司员工利用bug获利4万元会怎么样
- 4、恶意利用平台规则漏洞“薅羊毛”“占小便宜”小心涉嫌犯罪
- 5、温州男子利用外卖平台漏洞获利45万,其行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 6、两人利用平台漏洞获利770万,平台竟然没有发现,“薅羊毛”也算欺诈吗?
利用漏洞获利违法吗?
利用漏洞获利当然是违法的,也是不当得利,只要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创造财富幸福指数才会高。
利用平台漏洞获利量刑标准
利用平台的漏洞赚钱已经构成了盗窃罪,侵占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违反了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
违反了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违法所得一万元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一定的罚金。违法所得十万元的,会被判处三年到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并判处一定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方公司员工利用bug获利4万元会怎么样
获利金额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即可以立案。利用平台漏洞赚钱是属于盗窃罪,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所得一万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所得十万元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恶意利用平台规则漏洞“薅羊毛”“占小便宜”小心涉嫌犯罪
有用户利用平台推出的新用户首单优惠、到货不满意极速退款、打车软件先用后付等规则“薅羊毛”,甚至已逐渐发展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已有多地警方破获用户恶意利用平台规则的漏洞“薅羊毛”,构成诈骗的案件。看似占的是小便宜,有人却构成了刑事犯罪,如此“薅羊毛”,带来哪些 社会 危害?
近日,武汉江汉区法院宣判了一起用户利用外卖平台快速赔付规则行骗的案件。
一些外卖平台和保险公司合作,一旦用户吃到“问题外卖”,上传相关证明,最快可在一小时内即可获赔。被告人阮某就盯上这一规则,点单后恶意制作了食物中吃出异物的虚假图片,向外卖平台索赔。
江汉区法院承办法官曹雷透露,6个月内,阮某使用多个账号如法炮制,向平台恶意索赔115笔订单,骗赔总金额近2万元。 他还总结了获赔的经验和套路,编辑了一本教程,在熟人圈里流传。
“用他自己本人或者亲属的手机,或者喊网友来点餐。他只要把投诉的餐食照片P图以后上传,说上面有苍蝇或者有异物,快速理赔通道就把订餐款全部返还,还进行赔付。”曹雷说。
曹雷表示,此案构成诈骗罪,属于新型的犯罪手段,甚至形成了利益链条。但更多的情况是,此类犯罪涉及金额不高,不够立案标准,很难进行打击。
曹雷说:“每次的犯罪金额不大,有的单笔金额不够刑事犯罪立案标准,无法进行打击。本案的被告人够了,是因为累加了115笔订单。”
无独有偶。江西永丰警方今年查处的一起案件中,一犯罪嫌疑人利用网购平台“极速退款”的规则,共申请退款3000余单,累计金额达20余万元。
这只是用户“薅羊毛”的一种手段,还有利用优惠券“薅羊毛”的。
今年8月,江苏南通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电商平台新用户福利“薅羊毛”的案件。袁某通过在电商平台注册新用户,随后获得账号上的优惠券和红包。虽然一个红包的额度只有10元左右,但袁某采用积少成多的方法,在平台上一共套取约10万元。
刘禹静介绍,此案最初是网络安全警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线索,但在后续侦查中,发现此案的作案手段竟涉及一个产业。犯罪分子用来注册新用户的手机信息是他们买来的。“营业厅的一些从业人员对外销售手机号码及验证码。这里面他们有获利,这个肯定是有去向的。后期我们经过一系列侦查,发现还有人专门收购这些手机号及验证码,然后去注册平台的用户。”
近年来,利用电商漏洞大规模刷红包或刷单已逐渐发展出了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其中不乏黑灰产团伙使用技术手段不正当牟利。 为了打击薅羊毛行为,不少大的平台也没少投入。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表示, “薅羊毛”这一表述,是俗称,并不是法律用语,“薅羊毛”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涉嫌刑事犯罪。
赵占领指出:“主要是看用户的做法,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他如果是在平台的规则之内所从事的行为,它并不属于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但如果说用户通过一些非法手段,技术入侵的方式,或者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去获取不法利益,显然是违规的,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有的是构成合同诈骗,有的是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要看具体的表现方式,有的还涉嫌构成敲诈勒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一些人“薅羊毛”有法不责众的心理,认为在互联网上利用平台漏洞占小便宜,违法成本低,而对方维权成本高。彻底根治这种行为,除了刑罚上要严厉打击之外,更需要国家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刘得良说:“一个诚信 社会 的构建,它是一个体系化的,不是一个单纯法律上的问题,严格来讲它是一个 社会 问题。”
温州男子利用外卖平台漏洞获利45万,其行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男子利用外卖平台的bug获得利益实际上已经犯了诈骗罪,属于非法所得,如果涉案金额过大,外卖平台完全可以将男子告上法院。曾经这种类似事件发生过很多,在美团外卖刚兴起的那些年,有4名男子利用平台漏洞不断在平台上下单后退单。总共获利60万余元,后来这4名男子分别获刑3~4年的有期徒刑。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温州男子徐某在网上自己开了一家加盟店,有一名顾客在他的店铺下单后不久又选择了退款,但退款是平台先垫付的,之后才会从自己店铺账户上扣除。为了验证真理,男者在自己店铺里面下了20单外卖,之后付款金额会被平台冻结三天,三天后店铺才收到平台转过来的收入。这时男子在手机上点击退款,果然退款金额由平台垫付,这样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损失。
为了得到更多非法所得,男子开始在网上注册多个店铺,然后分别下单,短短几天就获利45万。不过还没高兴几天就被平台发现了,最后男子被警方抓捕,骗取的所有利益都被没收,并且罚款7万元,自己也得到了7年牢狱之灾。
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
我觉得这名男子真的好没头脑,真当外卖平台当成傻子,平时骗几十块,平台肯定不会追究责任,向男子这么疯狂薅羊毛,用一句谚语形容:贪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要知道现在什么平台都会实名认证,就算使用别人的身份证,警方也可以通过登录记录查询电脑IP地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法所得不仅用了不安心,还有可能毁了自己一辈子。男子如果好好当老板,服务好每一名顾客,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两人利用平台漏洞获利770万,平台竟然没有发现,“薅羊毛”也算欺诈吗?
两人利用平台漏洞获利770万,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得不说的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平台居然还没有发现让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惊,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薅羊毛这种行为也算是欺诈了。
因为这次的薅羊毛获利巨大,而且有人一口气充了100年会员,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的漏洞也是非常的大的,对于此次漏洞的产生,我们也是非常的疑惑,为什么不及早的核查,反而等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报道呢,也是让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惊了。
同时这件事情也是在持续的调查之中,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拒绝这种薅羊毛的行为,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如果每个人都想着通过这种方式来努力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的混乱了,我们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够给每一个商家一个教训,一定要积极的调查自己的平台漏洞,避免出现此类事件,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社会中有非常多这种事件的发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平台也是人做的,只要是人做的,那么就一定会有漏洞,有非常多的人抓住漏洞不放,其实这是非常的不对的,每个人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只有通过合法的手段来挣钱,才是最正确的。
我们也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的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现薅羊毛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的制止它才行,如果不能及时治治的话,那么也一定会酿成大错的,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记住这一点,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堂堂正正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和谐,让我们的社会发展的更加迅速,我们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少这类事件的发生。